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宏观经济新闻中心
宏观经济

今年国内造船业何去何从

出处:宝钢新闻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2-04 10:05:23

        据信息资源网  回顾去年中日韩上演的“造船三国演义”可以发现,尽管主流船型市场寒意逼人,但节能环保船型、海工装备等市场仍有机遇,企业多元化发展的优势明显,国内船舶行业不妨借鉴日韩同行的做法,紧盯新需求,开拓新市场,实现破局发展。
                                                         国内市场需求巨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船舶工业一直努力开拓国际市场,并成功将自身打造成为外向型产业。然而,这也导致船舶工业对外依存度较高,近年来深受国际经济低迷的影响。
  反观国内市场,近年来发展快速,未来潜力巨大:包括海监船、渔政船、边防船、执法船在内的公务船市场平稳快速增长。为建设渔业强国,农业部等有关部门鼓励造船企业加大力度开发高附加值、高效、节能、环保的远洋渔船。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我国邮轮经济的大幕徐徐拉开,豪华邮轮市场机遇初显。
  此外,能源运输需求带动了VLCC、LNG运输船的市场需求。随着我国对船舶安全、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交通运输部等有关部门及地方政府出台了利好政策,鼓励快速发展以LNG为燃料的内河船舶。这些市场亮点,将为国内船企提供不少发展新机遇。
                                                          海工市场潜力最大
  何为新市场?海工装备无疑是最有潜力的新市场之一。与新造船市场不同,海工市场受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相对更小,且在全球能源需求的拉动下前景光明。
  在这方面,老对手韩国造船界给中国企业上了难忘的一课:尽管造船世界第一的宝座曾在2010年被中国夺走,但韩国造船界随即凭借大量的海工装备订单实现逆转,重夺第一。因此在海工领域,中国船舶行业还需奋起直追。 另一方面,为实现我国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我国主流船舶企业更应尽快挺进“深蓝”,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在破冰船、钻井船、海底铺管船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上有所建树,进而为未来开拓国际市场奠定基础。
                                                             非船市场不容小觑
  除海工装备外,非船业务也是潜力巨大的新市场。近年来,船舶产业的规模局限性逐渐显现,国内船舶行业还应在做强传统业务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创新,努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走多元发展之路。
  在这方面,日本造船界的做法颇值得借鉴。三菱、三井、住友等大型企业集团的业务涵盖了造船、船用设备、重工业、航运、物流、融资等方面,并通过旗下“综合商事”这一纽带,实现了各业务协同发展。
  我国主流大型造船企业也可在船用设备、钢结构等传统非船业务的基础上,积极拓展船舶租赁、航运乃至物流、贸易、金融等现代服务业,打造产业链,进而实现业务间的相互支撑,不断增强自身的综合竞争力,促进船舶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