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行业动态新闻中心
行业动态

技术研发能力落后是硬伤 我国高品质特钢比重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出处:宝钢新闻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9-11 10:48:24

        据信息资源网  高品质特钢是指具有更高性能、更长寿命、环境友好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特钢品种。从目前来看,国内特钢消费市场中潜力较大的领域是工程机械、石油化工、电站(核电、火电)、运输机械(含高速列车、汽车等)、航空及军工等行业。工信部《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到,以上海、江苏江阴等为中心,重点建设华东高品质特钢综合生产基地。依托鞍山、大连等老工业基地,打造东北高品质特钢基地。在山西太原、湖北武汉、河南舞阳、天津等地建设若干专业化高品质特钢生产基地。国家政策对高品质特钢的扶持态度可见一斑。
        高品质特钢的主要关键技术包括高洁净度化学冶金与精确控制化学成分的技术,凝固过程的洁净度与均匀度控制技术,高品质特钢的轧制(锻造)工艺技术,后步精整热处理技术研究,含组织调控技术与缺陷检测控制技术,特钢品种的应用技术研发,建设品种、工艺流程、装备、在线检测技术集成的生产示范线,推动特钢技术整体进步。
        因其技术的复杂性以及运用的局限性,高品质特钢的处境一直不容乐观。
        公开资料显示,全球特钢生产和消费主要集中在中国、日本、美国、韩国及一些欧盟国家,其生产和消费总量超过全球总量的70%。
        特钢的比重是反映一个国家钢铁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目前,全球高品质特钢比重在10%到12%之间,其中瑞典比重最高,超过70%。德国超过30%,居第二,其次是日本和意大利,也均超过20%。而我国的比重则不超过10%,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业内分析师表示,高品质特钢占有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学研脱节以及研发不深入。企业、高校和研发机构是主要的研发部门,这些研发部门之间没有很好的合作,都是独立的利益存在,通常导致资源浪费,重复研究。另一方面,企业与下游用户直接的联系还没有很好地建立,专利申请还不足。
        而企业和下游用户的脱节,也和高品质特钢的运用领域有一定关系。目前国内的高品质特钢主要运用在核电、石油化工、航空领域,研发产出有限,行业平台还不够,不利于附加值的提高。而研发不深入则主要体现在研发企业少、缺少核心龙头企业。
        工信部赛迪智库原材料工业研究所的相关数据显示,2005-2010年,我国高品质特钢专利申请数量年均增长117件,年均增长率达到34%。从整体分布来看,部分企业已形成一定的专利布局,但从企业申请专利情况看,我国专利申请数量排名前10位的企业专利申请总和占所有企业专利申请量的23%左右,而国外排名前10位的龙头企业,其专利申请总量能够占到所有企业申请量的55%左右。
        整体的核心技术研发能力是亟待突破的瓶颈。“企业应该以自有技术力量为主,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等研究机构,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等有限资源,同时与下游加强联系,建立战略联盟,实现合作开发。”分析师表示,技术层面,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建立标杆型企业,扶持中小型企业,打造行业性平台,集中突破技术难题,实现技术提升。在“十二五”规划新材料之后,受政策方面的影响,除了传统的核电、航空,高品质特钢也成为汽车用钢的趋势选择。规划中提到,到2015年将形成年产高品质特钢800万吨的生产能力,基本满足核电、高速铁路等国家重点工程,以及船舶和海洋工程、汽车、电力等行业对高性能钢材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