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关于晋南-党建工作关于晋南
党建工作

以“稳进立”把握高质量发展“硬道理”——访全国政协委员、荣民集团董事长史贵禄

出处: 中华工商时报全联通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3-15 14:37:49

 

图片

编者的话

无论是敢为天下先、搏击于改革开放大潮,还是爬坡过坎、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中国民营经济精彩恢弘的发展历程中,“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是每位民营企业家人生演绎的生动注解。

在党中央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和法律保障时代大势之下,广大民营企业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坚持产业报国、锚定科技创新,扛牢社会责任、助力共同富裕,践行新发展理念、争创一流企业,奋力开拓属于自己、也属于中国经济的崭新未来。
相信“相信的力量”。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本报开设“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民企力量”专栏,刊发知名企业家署名文章和本报记者专访,讲述其创业创新实践中直面困难压力、坚定发展信心、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鲜活经验和真实感悟,提振更多民营经济人士变革焕新、勠力奋发的信心和勇气,汇聚向中国式现代化进发的民营经济力量。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平衡好‘稳’‘进’‘立’关系,全力做好经济工作”等,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4年经济工作作出全面系统部署后,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紧跟着为今年我国发展和改革领域划出‘重点’。”全国政协委员、荣民集团董事长史贵禄接受中华工商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尤其是针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强化创新驱动,持续激发经济发展动力活力”问题,会议提出要坚决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实施营商环境改进提升行动,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实下来……我们对接下来这些具体举措的落地,充满期待。”
    
市场的“水”暖不暖,经营主体最先知。而“水暖”的同时,以什么样的“姿势”、朝什么样的方向“争上游”,可能是摆在每个企业面前最大的考题。“做企业‘稳’是基础,‘进’是目的,必须快速‘立’起新业务。”聚焦当下民营企业如何迈向高质量发展问题,史贵禄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稳得住才能活下来,

活下来才能求发展”

“过去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企业面临的机会很多,遇到问题之后复原也相对容易。但今天,企业很难再挣快钱和热钱了,必须把握好方向,掌握节奏。”史贵禄告诉记者,对于现在的民营企业而言,“稳”就是尽量少犯错、不犯错,要先不败而后求胜。“这主要体现在企业要务实达观、专业经营、精细管理、防范风险。”

    

怎样才算“务实达观”?史贵禄解释说,看形势既不要悲观失望,也不要盲目乐观,而要看开一点,扎扎实实做事。“无论经济形势怎样变化,企业都要做好自己的事,紧盯市场和业务,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学会创造适合企业自己的小环境和小气候。”

    

在经济高速增长时代,企业发展主要靠“跑马圈地”,而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必须要靠“精耕细作”。史贵禄指出,管理是企业手头上的功夫,企业既要抓创新和机遇,同时手头上的功夫也得跟上。“管理是永恒的主题,企业要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无论有多好的技术、多好的商业模式,如果质量做不好,成本下不来,企业照样可能会失败。”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防范风险。”史贵禄介绍,企业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风险始终如影随形,要特别重视决策风险和资金链风险,特别重视企业的现金流,做有利润的收入、有现金的利润。企业不光要有防范风险的意识,关键还要提高管理风险和处置风险的能力。管理风险就是要建好风险的“防火墙”,而处置风险就是使风险带来的损失最小化。“做企业,经济上行时可以走得快一点,经济遇到困难时要走得稳一些,遇到困难须得会扛,稳得住才能活下来,活下来才能求发展。”

 

“战略赢是大赢,

有效创新方能真‘进’”

“做企业,‘稳’不是目的,‘进’才是目的。”史贵禄说,“稳”是为“进”创造条件,但“进”才能有助于企业长期的“稳”,这是辩证关系。企业如果只稳不进会止步不前,如果只进不稳会轰然倒下。就像骑自行车,只有骑起来才能稳,企业也一样,只有不断进取、不断创新,才能稳健发展。

    

“企业的逻辑是成长的逻辑,不成长就会消亡,不存在躺平的企业,躺下就很难再站立起来。因此,企业必须要有进取心,积极作为。”史贵禄重点强调了几个关键词“战略调整、有效创新、共享机制”。他提出,企业战略是研究做什么的学问,是企业的头等大事。“战略赢是大赢,战略输是大输。因此,要特别重视企业战略制定和调整。”

    

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这一点毋庸置疑——做好经济跨周期调节、提升企业竞争力、克服企业困难,都要靠创新。但史贵禄提倡企业要进行有目的、有质量、有效益的创新,减少盲目创新。“企业不创新就是‘等死’,但盲目创新会‘找死’。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企业优势的竞争,企业优势来源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企业核心竞争力又来源于企业的创新能力。”

    

提到创新,就不得不提到“人才”,只有提高对“人”的重视,才能让企业创新最终落到实处。“企业不是只靠企业家一个人就能做好的,要靠全体干部员工共同努力往前走,而要把大家凝聚在一起,共享机制是关键。”史贵禄说,许多优秀企业的实践证明,做企业有机制不需要神仙,没有机制神仙也做不好。机制就是企业效益和员工利益之间正相关的关系。“在当今的高科技和新经济时代,要让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共享企业的财富。谁能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谁就掌握了管理的真谛,才能够找到创新的密码。”

 

 

穿越“生命周期”,

“先立后破”开辟新赛道

“经济有周期,其实产业发展也有生命周期,企业的业务会受到生命周期的影响。”史贵禄告诉记者,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当一项业务如日中天时,应意识到这个业务可能慢慢会进入衰退期。这个时候就要未雨绸缪,适时发展新业务。

    

“做业务也要骑着马找马,用老业务的利润培育新业务,当新业务做起来后逐渐代替老业务,这就是常讲的穿越企业生命周期、实现持续增长的第二曲线。”史贵禄说,因此做企业也存在一个“先立后破”的问题,在把手头上业务做好的同时开发新的业务,把现有业务赚的钱投入到新业务的创新中去,要掌握好这个节奏。

    

可是对于企业来说,选好一个新业务其实挺难的。“新业务的选择要遵循‘四问四要四不做’原则,这也是我在企业里一直坚持的原则。”史贵禄表示,“四问”是指:一问自身是否有优势,二问市场是否有空间,三问商业模式能否复制,四问与资本市场能否对接。“四不做”是指:一是产能过剩的项目不做,二是不赚钱的项目不做,三是不熟悉的项目不做,四是有法律风险的项目不做。

    

对照“四问”“四不做”,一项业务能不能做就有了基本判断。那这项业务能不能长久做下去的关键点是什么?史贵禄说,在新业务培育发展的过程中,还应牢记“四要”:一要风险评估,二要专业协同,三要收购团队,四要执着坚守。

    

“2024年,对标对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我们做企业也要循着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大思路,只要大家树立良好的心态,调整好工作状态,创造良好的市场生态,就一定能做出更优异的成绩。”史贵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