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行业动态新闻中心
行业动态

美国、欧盟相继对华光伏产品“双反”调查折射出———第三次工业革命“制高点”争夺日趋激烈

出处:立恒钢铁 作者: 发布时间:2012-10-16 10:33:18

       据新华社信息  欧盟日前公布了针对中国光伏“双反”调查的应诉企业名单。这意味着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单起贸易争端进入正面交锋的实质性阶段。美国商务部紧随其后宣布,对从中国进口太阳能板与太阳能电池产品征收34%至47%关税仲裁结果。
      专家分析指出,中国光伏产业接连遭遇美国、欧盟“双反”调查,其背后意图不仅是因为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已经威胁到有关发达国家的本土光伏产业,折射出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国家之间在未来经济增长新领域里,发展主导权的争夺日趋激烈。
 “美国的‘双反’已成定局,影响尚不足为惧,但如果欧洲对华太阳能‘双反’成功,那后果将极其严重。”南昌大学光伏学院院长周浪说。
      目前,欧洲占据全球70%光伏市场,也是中国光伏产品出口的主要地区。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光伏电池对欧盟出口金额204亿美元,约占同期该产品出口总额的73%。
      受全球性产能过剩、产业发展进入调整转型期等因素叠加影响,欧盟一旦征收高额反倾销税,中国大批光伏企业将面临破产之忧,约30万名从业人员将受到冲击。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光伏产业从欧盟国家大量进口与光伏生产链有关的原材料和设备,对欧洲光伏产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应用环节,欧盟国家也得到了来自中国优质低价的光伏产品。由于中欧光伏产业之间良好的“互补性”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产业格局,最初还让部分中国光伏业人士对于欧盟跟风美国发起“双反”的估计一度表示乐观。
 “美国、欧盟相继同意对中国光伏企业实施‘双反’调查耐人寻味。”周浪指出,中国光伏产业目前在世界上拥有领先地位,发达国家针对多晶硅材料和终端光伏产品对中国进行双重打压,其意图不仅是因为目前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已经威胁到相关发达国家的本土光伏产业发展,更是全球经济乏力背景下,新经济增长领域里竞争激烈的表现,尤其是针对未来新能源产业发展主导权的争夺,预示着第三次工业革命“制高点”的争夺日趋激烈。
    浙江太阳能行业协会会长沈福鑫表示,中国光伏产业是凭借民营资本运作,最终成长为在世界上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实属不易。国家应将发展光伏产业上升到战略高度,从挖掘经济增长新动力、抢占未来能源高地等层面重视这一产业,高位推动、积极引导该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今年9月,中国国家能源局正式发布的《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中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2100万千瓦以上,国内市场进一步加快启动。
  周浪强调,对于实业界,越是危机,信心越显得可贵,同时也呼吁国家层面针对“双反”,必要时可以采取“反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