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行业动态新闻中心
行业动态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络版载文告诫亚洲经济体应警惕海量资金涌入引发通胀

出处:宝钢新闻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12-10-30 10:59:17

        据新华社信息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络版近日刊载题为《海量资金涌入亚洲 政府警惕通货膨胀》的文章,摘编如下:
  涌入亚洲的海量投资资金已推动当地股市、汇市和房地产市场大幅上涨,鉴于此,亚洲地区正努力遏制外资的流入,以防止本地通货膨胀加剧。
  外资涌入亚洲的背后推手正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等全球主要央行采取的强有力刺激措施。美联储在9月份宣布了最新一轮债券购买计划,以期通过维持低利率来推动美国经济增长。欧美的低利率水平进而促使基金经理争相在亚洲各个角落寻找更高的投资回报。
  以印度尼西亚为例,渣打集团的数据显示,9月份该国债券市场净流入外资约13亿美元,8月份为净流出5.4亿美元。此外,渣打集团在近期的报告中称,9月份韩国市场净流入外资14亿美元,8月份为净流出24亿美元。
  渣打在报告中称,如果中国经济数据保持稳定,且人民币形成升值趋势,预计外资流入亚洲的势头将会加剧。
    外资流入令亚洲地区一些规模较小的股市受益匪浅。泰国股指今年累计上涨了28%,菲律宾股指涨幅达到24%,印度一主要股指上涨了23%。香港股市本月22日也触及14个月高点。只有中国内地股市因经济形势令人担忧而出现下滑。
  作为亚洲最发达的两个经济体,中国香港特区和新加坡受到外资青睐,外资的涌入不仅推高了这两个地区的汇市和股市,而且也推动当地房地产市场升温。香港房价目前已达到纪录高位。面对这种形势,中国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曾俊华近日警告称,香港楼市与当地经济放缓的情况严重脱节。他指出,可能会采取措施遏制房价涨势。
  泰国方面,该国央行近日颁布了鼓励资本外流的新规,以抵消外资大量流入带来的影响。泰国央行放宽了对上市公司及个人,投资海外股市和以外币计价的国内债券的限制。
  新加坡的决策者们也对高房价心存担忧,第三季度新加坡私人住宅价格暴涨了56%。近几周来,香港和新加坡有关部门都已加大努力收紧住房贷款相关规定,以期给楼市降温。
  惠誉国际评级亚太主权评级部门主管安德鲁·科洪称,作为规模较小且相对开放的经济体,新加坡和香港更易受到美国宽松货币政策的冲击,可能将面临更大的资产价格波动加剧、通货膨胀压力加大风险。
  外汇市场方面,新加坡元兑美元今年迄今为止已升值近6%,成为亚洲表现最强的货币。而在香港,鉴于港元对美元已触及强方兑换保证水平,香港金融管理局近日在近三年来首次干预汇市,以遏制港元涨势。
  全球资金流动也对东南亚其他国家和地区产生影响。这些资金流也体现在外商直接投资中,例如,第三季度印尼的外商直接投资增长了22%,达到56.6万亿印尼盾(约合59亿美元)的纪录高位。
  此外,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亚洲债券发行规模创下1580亿美元的历史最高水平,去年全年债券发行规模为1127亿美元。
  一些经济学家担心,所有这些流动资金将会推高亚洲地区的物价水平,进而会引发加息,并令经济增长受阻。
  汇丰控股有限公司亚洲经济研究部门联席主管弗雷德里克·诺伊曼称,明年通货膨胀率会迅速上升,随着亚洲经济增速加快,全球流动资金的涌入以及薪资和物价水平的提高,将使通货膨胀成为亚洲地区的头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