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行业动态新闻中心
行业动态

“再工业化”发展政策又一次被西方发达国家提及中国钢铁业制造如何应对(下)

出处:宝钢新闻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12-11-11 11:26:49

        我国钢铁工业先前的发展逻辑是基于自然禀赋:劳动力、资源廉价。在改革开放后,我国钢铁行业参与到国际分工中,拥有外生性的比较优势,但产品处于价值链低端。当前,在金融危机和人民币升值的双重压力下,钢铁业的资源价值、劳动力价值不断上升,使原有的一些优势逐渐削减,利润不断下降乃至亏损。
                                           钢铁业要重新定位
        面对这种情况,尤其是在“再工业化”浪潮兴起的世界格局下,我国钢铁工业应当警醒,不能再迷恋于扩大规模,热衷于价格大战,而是要思考钢铁工业如何重新定位。
        美国“再工业化”的实质就是两条思路:占领高端产业链,巩固自己的领先地位;完善低端产业链,扩大民众就业范围。这对中国钢铁业有很大启示:中国钢铁业呈“二元化”企业结构,有以生产大型板带产品为主的大型钢铁企业,也有以生产线型产品和窄带钢、中宽带产品为主的中小型钢铁企业。这种结构互补性很强,大型钢铁企业应当占领高端产业链,中小型企业应当完善低端产业链,各有各的发展路径和发展目标。
        展开来说,大型钢企继续发展自己的优势产品,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以保持领先和对价值链的控制力,特别是利用新技术、信息技术、互联网的优势,瞄准世界前沿技术,赶上并超过国际先进水平。
        大型钢企要转变观念,从生产型走向服务型。制造业和生产服务业是密切相关、互为融合的,使钢铁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从而创造新的产业、新的商业模式。中小型钢企要利用新的技术信息、互联网的优势,对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生产流程重新革新和整合,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单位劳动成本,增强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同时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要通过重新技改和整合,让提高了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的中小型钢企达到国际水平。
                               政府要帮助促进产业转型
      “转变政府职能”这一问题近期再次被提及。业内分析人士认为,政府干预的程度深浅要考虑其国内市场的成熟度。例如,美国与中国的国情不同,所以两国政府干预的程度并不相同。美国的产业发展基本上是由市场来决定的,政府的干预只是一般的干预。但由于我国的市场还不够成熟,从逻辑上来讲,当市场不成熟的状态出现时,政府就应出面干预了。现在的问题在于干预什么、怎么干预。
        从原则上来说,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只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而不是直接参与市场竞争领域,主要是提供市场环境,促进建设有效竞争的法律法规体系,其中,更多的是考虑制度设计问题,是制造业发展背后的制度环境和政策环境的建设,促进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平等竞争。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要在新的时期实现跨越式发展,我们要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可以直接在“工业化中期”的时候参照“再工业化”的模式,完成“工业化后期”的进程。我国钢铁工业应当认识当今世界 “再工业化”浪潮正在改变世界原来的制造业体系分工,不要再沉湎于扩大规模、价格大战的陈旧套路,而是参照“再工业化”的路径重新定位自己的发展战略,在不太长的时期内,将“工业化”与“再工业化”毕其功于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