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行业动态新闻中心
行业动态

业内专家分析指出———航母倒逼我国钢板和焊接产业升级

出处:宝钢新闻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12-12-15 10:13:54

        据信息资源网  据齐鲁晚报报道,歼-15在“辽宁号”成功起降,“允许起飞”的手势变身“航母style”,点燃了国人的“航母狂欢”。狂欢,并不止于这个简单的手势。在各国“航母竞争”背后,更是各个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尖端材料学等工业实力的竞争。
  对于航母产业链中的核心技术,按照中国传统的“以技术换市场”的路子,想换也换不来,这必然倒逼产业升级:只能依赖自主研发。
                                                  航母倒逼产业升级
  在中国社科院全国日本经济学会理事白益民眼里,从南海到钓鱼岛的领土争端作为一种强烈刺激,其实是在向国人释放一种信号,只有提高本国军事实力和军工产业,才能在谈判桌前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这更是一种倒逼,倒逼我国产业升级。”白益民说,航母是国民经济产业链产品终端最具综合性的超大型产品。各国的“航母竞争”背后,不光是经济实力,更多是高端装备制造业、尖端材料学乃至燃料工业等的竞争。这样一条涵盖高端装备制造、航空武器系统、动力系统、高端材料和信息系统的航母产业链,对国民经济的反哺显而易见。方正证券机械行业资深研究员李俭俭表示,“瓦良格”号航母形成战斗群所需费用约为60亿美元,我国首艘自建航母战斗群约需120亿美元。至2016年,我国至少形成2个航母战斗群。
    依据国际航母造价推算,我国首艘自建航母及“瓦良格”号改建费用,共需180亿美元人民币,再加上人员培训、燃油和航母维护费用等,预计需1500亿元人民币。
  “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往往首先产生于军事领域,尔后向民用转移,推动民用产业升级换代,航母改装和研制尤其如此。”国防大学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姜鲁鸣说,要吞下这1500亿元人民币,对船舶工业能力和装备技术水平提出了极高要求,也对航空、动力、机械、电子和材料提出了超常的要求。
                                               实力不济就会受制于人
  目前,全世界仅4个国家制造的钢材能用于航母制造,美国的HY-100、HY-80两个型号,是制造航母的最佳钢材。
  我国钢产量虽然位居世界第一,但特种钢却严重依赖进口。原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曾表示,我国装备制造业主要在核心技术和核心部件上受制于人。核心技术主要指控制系统和软件,核心部件主要是材料不过关。尤其是飞机起落架、高速列车车轴、轴承等抗疲劳高强钢,核电站用耐高温、抗辐射不锈耐热钢管,燃气轮机、涡扇发动机的高温合金叶片等材料,尚不能实现国产化。
  “我们想造航母,于是拿出4000多万美元给造船厂,修路、建船坞、盖工房,只是等这些基础设施都搞完了,才发现我们没有造航母用的钢。”军事专家张召忠的这番话,道出了我国在张开双臂迎接航母时的一丝无奈。“瓦良格”号从乌克兰运抵大连后,一直存放了三四年,就是因为我国没有修复航母所用的钢材。
  在2003年举行APEC会议期间,大连一位知情人士曾透露,“瓦良格”号在运抵中国之前,已经十余年没有进行过防锈处理了,中方人员检查发现,“瓦良格”号使用的钢,可以自然抵御海水腐蚀。更让人叹服的是,军舰为防止被磁性水雷或者磁力探测到,一般都是无磁的。但由于地球本身带有磁场,军舰在航行数年后必须消磁,但“瓦良格”在中国进行“体检”时,磁力依然为零。
    一位不愿具名的军事专家说,航母的钢板质量和焊接技术目前是我国急需解决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