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宏观经济新闻中心
宏观经济

房价有望回归理性 我国过半城市房价环比下降

出处:宝钢新闻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6-24 17:24:24

        据新华社信息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5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显示,5月份房价环比下降的城市进一步增加,过半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出现了价格下跌。
        专家认为,这一轮房地产市场调整的主要原因是由信贷收缩引起的需求萎缩。通过市场自身调整,房价有望逐渐合理回归。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在新建商品住宅的价格方面,与4月份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35个,持平的城市有20个,上涨的城市有15个。而在二手住房的价格方面,与4月份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35个,持平的城市有16个,上涨的城市有19个。新建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下降城市个数双双占比一半,系2012年6月以来首次,并创两年内新高。一线城市中,上海和深圳的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更是出现环比下降,降幅分别为0.3%和0.2%。
        业内分析人士表示,目前房价回落趋势明显。未来数月,房价环比下降城市个数将不断增多,住宅价格同比涨幅亦将逐步回落。房地产市场的降温态势恐将进一步持续。
        中国社科院城市与房地产室主任倪鹏飞表示:“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局面已经形成,而且是在剧烈调整中。”
        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全国商品住宅销售面积3194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9.2%;住宅销售额19720亿元,同比下降10.2%。
        有信息显示,5月份销售金额排名前十位的标杆房企中,半数房企业绩同比下降。业内人士认为,楼市存销比指标继续恶化,也是短期房价下跌压力增大的重要原因。
        倪鹏飞说:“过去每次房地产市场调整都是由于房价过度上涨导致市场恐慌,中央和地方出台更加强硬措施抑制需求,影响市场预期,导致出现换量市场调整。但这次是在政府没有任何加码调控状况下,市场自发的反应,表明市场的调控之手在发挥作用。”
        更多专家认为,这样的变化符合市场规律。
        在信贷仍未明显放松、业绩压力、住宅供应等多方因素冲击下,开发商的入市节奏开始加快。近日,上海市新房新增供应面积达25.84万平方米,环比大涨230.05%。
        专家认为,在央行和银监会表态支持首套房需求的情况下,个人房贷政策将日益宽松。房地产市场可通过自身调整理顺价格,激发购房者的购买意愿,从而符合市场需求。当前市场存在一个明显的特征,即大部分降价项目往往能取得不错的销售业绩,这说明只要价格调整到位,购房者该出手时还是会出手。
        面对种种风险,政府“看得见的手”该如何自处?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刘洪玉认为,政府应该持积极、谨慎的态度。一方面是因为目前的市场调整过程属于挤出泡沫、降低系统性市场风险的过程;另一方面,要防止市场短期过度调整损害市场稳定的情况出现。
        专家建议,在政策上坚持抑制投机性需求,以民生为先发展住房市场。守住个贷不扩大杠杆的底线,加快推进保障房建设,保证低收入者的基本住房需求。积极推进有利于形成长效机制的土地制度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