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信息 日前,2014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在天津举行,与会者就矿业可持续发展进行深入探讨,尤其在绿色信贷助力国内矿业企业出海投资方面取得充分共识。分析认为,随着中国企业主动参与全球竞争与投资的意识不断加强,矿企也开始逐步布局全球投资棋盘,但鉴于矿企以其独特的运作模式和环境影响,其在投资领域中存在投资盲区和环境成本,而银行在融资筛选中却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缺陷,通过绿色信贷既为企业规避海外投资风险,又充分实现了矿业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矿产资源投资正在成为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商务部相关人士介绍,去年我国海外矿业投资额达到248亿美元,同比增长达83%。截至去年底,我国企业在海外矿业投资总额达到1061亿美元,占我国海外投资总额存量的16%。
“我们海外投资矿产的企业已经有1397家,涉及石油开采与加工、有色金属开采、黑色金属开采等。我国矿业企业正在积极走出去布局全球。”业内专家表示。然而,海外投资并非一帆风顺。当前我国正在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去,投资中低收入水平国家的矿产资源。不过,由于这些国家体制脆弱、政局不稳,投资复杂性可想而知。
本月初,我国新的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已正式实施。相关办法规定了政府相关机构在提供服务的同时,还应积极做好引导和规范,特别是引导企业在海外采矿当中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做好环保措施,融入当地。银行业已经走在了海外投资保障的前列。目前,我国政府致力于改善我国海外投资的环境影响,推行绿色信贷政策等,对促进投资企业同当地的关系起到了重要作用。
绿色信贷政策最初是2012年银监会在国家污染约束指标基础上提出的,主要的核心内容在于通过有效金融方式来防范环境和社会风险,以此来支持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发展。
目前,绿色信贷在操作层面已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相关人士表示,环保部会将环保违规企业处罚的“黑名单”转送银监会,从而银监会可以要求银行机构对“黑名单”企业采取包括限贷、停贷、收回贷款在内的一系列措施。“更重要的是在银行内部把对环境风险作为审核贷款流程的一部分。”业内专家称,除了项目有无环保风险,还要考虑企业是否有能力控制生态破坏的风险,必要时还会邀请第三方进行环境影响独立评估。
环保部相关人士表示,为规范中资企业海外投资行为,将进一步强化利用信贷手段约束,同时对海外投资环保违规企业坚决纳入社会诚信档案中,提高违法代价。目前,环保部已经与商务部合作,发布了《对外投资合作环境保护指南》,鼓励中资企业遵守投资目的国必要的社会规范,特别是信守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基本理念。银行业多位代表也表示,多家银行已明确将环境评价作为授信评审过程中的重要依据和最低门槛要求,综合了解在矿产投资目的地国的可持续发展情况。“中资企业海外开矿不但要在经济上盈利,更要在环保上赢利,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代表们表示。
业内专家表示,海外矿产投资的环境影响评价没有终点。今后将进一步倡导企业履行环保等社会责任,通过发布指导文件,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培训等方式,督促落实。未来,中国矿业联合会可以在统筹企业行为,维护共同安全和利益方面起到更务实的作用。“只有各方联合,才能实现从地下资源到地上资源的转变。”
行业动态
中国海外矿业投资去年同比增八成 绿色信贷助力矿企出海
出处:宝钢新闻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14-10-25 08:3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