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钢铁新闻网 日前,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钢铁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中物联)数据显示,11月份我国钢铁PMI指数为43.3%,较上月回落2.7个百分点,创下近9个月以来的新低。业内专家表示,11月份PMI指数显示当前钢市整体低迷形势有所加重,下游需求减弱,而原本增长迅速的出口,也因贸易摩擦增多出现了一些转折,钢企的销售压力陡增,加上当前下游需求季节性减少,铁矿石原材料成本支撑持续减弱,后市钢价仍有下行空间。
PMI连续7个月低于荣枯线
中物联数据显示,11月份钢铁PMI指数为43.3%,跌至近9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并连续7个月处于50%荣枯线以下。在钢材生产方面,中物联表示,在环保、资金等因素的影响下,当前国内钢厂生产、采购热情正在减退,后期受钢厂淡季检修等影响,国内钢材产量可能继续呈现下降态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份,用钢量较大的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电气机械和器材、电子设备等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均较上月下滑。此外,10月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零售额同比增长6.5%,较上月下滑2个百分点;同月汽车销量198.72万辆,同比仅增长2.82%,延续低速增长。
与此同时,原本有力缓解国内钢铁供应压力的钢材出口也面临转折情况。资料显示,9月底以来,已有多个国家针对我国钢材产品进行贸易救济调查,不少大型钢企也位列其中。其中,印度拟提高钢材进口关税以抑制从中国进口钢材,巴西、美国等国家对中国钢管和电工钢等进行征税,而近期东南亚进口中国钢材的贸易活动也在放缓。中物联披露,钢铁PMI分析指数中的钢铁新出口订单指数在连续三个月保持在扩张区间后,11月份重回收缩区间,下降至49.5%,较10月份回落5.4个百分点。业内人士表示,如果后期钢材出口不畅将导致成品流向国内,国内钢材价格将承压。
后期钢价支撑减弱
除了终端消费低迷和钢材出口形势转差之外,钢企库存持续处于高位,消费也面临季节性淡季,后期钢价仍然有下行空间。
中物联披露,今年以来,全国重点钢厂库存一直高位运行,总体维持在1400万—1600万吨。从6月份开始,重点钢厂厂内库存已经超过社会库存,出现剪刀差,这也是往年没有出现过的现象。中钢协数据显示,11月中旬重点企业钢材库存量为1445.93万吨,环比增幅为3.3%,同比增幅为3.77%。
另一方面,作为原料的铁矿石价格持续下跌,也使得钢价面临进一步下行压力。
资料显示,从年初至今,铁矿石价格跌幅已经达到近50%,且不断创新低。11月21日,品位62%普氏铁矿石指数自2009年8月以来首次跌破每吨70美元关口,11月26日最低跌至每吨68.50美元。中物联指出,海外各大矿山为应对矿价下跌带来的盈利收窄,继续降成本扩产,加之近期央行意外降息,国际市场解读是宏观政策正在转向积极全面稳增长方向,对未来需求持看好态度增多,预计发往中国的铁矿石量还会增加。
中物联表示,受上述因素影响,短期来看国内钢市弱势难改,后期钢价仍有下跌空间。而从长期来看,由于降息周期开始,地产基建产生持续利好,受环保等因素后期钢厂生产热情或减退,市场供应压力或缓解,这将有利于钢价逐步止跌甚至反弹。
行业动态
我国11月份钢铁PMI跌至新低 钢铁市场开启淡季模式
出处:宝钢新闻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14-12-05 11: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