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下午3点,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经济界别小组讨论当天上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记者在会场发现,全国政协委员、工信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的报告书上用红、黑颜色的碳素笔和铅笔做了很多标记和文字记录,有的地方还打着问号。讨论会中,他也是想到什么就马上记下来。
记者没忍住好奇,上前问道:“李部长,您做了这么多笔记,比较关注什么?”他笑了笑,翻到政府工作报告第23页,指着上面的标题“推进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说:“你看,这个跟咱们工业包括冶金行业关系都很密切,待会儿我要具体说说。”
果然,不久后轮到李毅中发言时,他表示,在政府工作报告的论述中,对于工业和制造业提出了两个“中高”,第一个是发展思路中高速,第二个是结构调整要迈向中高端;一个是讲速度,一个是讲质量和效益。
随后李毅中解读了中国制造2025的6个要点:第一是创新驱动,更多地掌握制造业的核心技术和关心技术;第二是智能转型,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来发展智能制造,实现制造业的智能化;第三是强化基础,通过加强制造业的工艺技术基础和制造基础,突出制造业的质量和品牌;第四是向绿色低碳发展,向循环经济转型;第五是要大力调整制造业的结构,一方面要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另一方面要推进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第六是制造业的服务化,向下游的延伸和向上游的拓展不仅能增加制造业的附加值,而且是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途径。
李毅中委员还对两化的深度融合进行了进一步阐述。他表示,对两化融合怎么在过去十多年的基础上提高一个层次,总理作出了论述。归纳起来为4个要点:第一,抓住重点,就是制造业的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个性化,发展智能制造,这是两化深度融合当前最主要的任务;第二,过去十多年主要局限在企业和行业,今后要扩展到整个工业,首先从重点行业开始,在工业互联网的基础上,进一步搞能源互联网等;第三,要建立两化融合的标准、规范、评价体系和管理体系,上升到系统的国家战略高度;第四,要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当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薄弱环节,包括关键零部件、元器件和关键技术还要依赖进口。
“前一段国家发展改革委对高通公司的罚款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一方面我们做得对,高通公司不能歧视中国企业,不能搞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另一方面也告诉社会,我们电子信息产业里的芯片、专利,大多数甚至全部依赖于人家,说明我们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还难以保障自身的安全。”李毅中说,工业领域的任务就是要在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为“四个全面”的第一个全面起到我们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