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10月23日
《中国化工报》整版刊发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形势下,绿色发展已然成为各行业不可阻挡的潮流。钢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其绿色转型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山西晋南钢铁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坚定的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和超前的创新实践,深入推进节能降碳和极致能效工作,成为钢铁行业绿色转型的先行者、引领者,先后被评为“国家绿色工厂”“环保绩效A级企业”“山西省氢能产业链链主企业”。

落实“双碳”战略 打造绿色标杆
绿色低碳、减污降碳是推动人类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晋南钢铁集团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充分发挥资源互补优势,超前构建“钢-焦-化-氢+绿电”全闭环低碳产业链,聚焦“绿色、低碳、精益、数智”钢铁主业,加快发展光伏、氢能、储能等新质生产力,深入推进节能降碳和极致能效工作,致力打造长流程绿色钢铁标杆企业。目前,集团在超低排放、极致能效、绿色低碳、数字智能等多个领域走在行业前列。
在绿色能源方面,晋南钢铁集团与中国华能合作建设的光伏“新能源+储能”项目,如今一期光伏项目已全容量并网发电;厂区内利用厂房屋顶、墙体及停车场车棚等建设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已陆续并网发电。集团通过大规模发展绿电,进一步加快能源绿色转型,有效降低碳排放,赋能集团高质量发展。
在绿色制造方面,晋南钢铁集团与中国钢铁研究总院共同研发高炉氢能冶炼项目,通过向高炉喷吹富氢气体,降低了高炉工序的焦炭消耗,实现了“以氢代碳”;与北京科技大学合作建设炼钢转炉顶底复吹二氧化碳项目,将工业废气二氧化碳转化为高价值的一氧化碳,不仅增加了吨钢煤气回收量,还有效减少了碳排放。
在绿色运输方面,晋南钢铁集团先后投运了数百辆氢能重卡及数十辆电动装载机,并配套建设了加氢站,实现了零碳物流全场景覆盖。电动装载机全部替代液化天然气(LNG)、燃油装载机,火车站台使用大行车装卸,进一步优化了物流结构,有效减少了碳排放。目前,集团已实现100%清洁装卸、100%清洁运输,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
在绿色钢铁方面,晋南钢铁集团将钢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焦炉煤气、转炉煤气等工业尾气进行回收利用,生产乙二醇、LNG等化工产品,实现零碳排放;全面使用氢能新能源,减少燃油、LNG等化石能源用量,打造绿色低碳物流;逐步用光伏、风力发电替代传统火力发电,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在绿色管理方面,晋南钢铁集团建立了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加强了对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监控和管理。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等措施,不断降低企业的环境影响。同时,集团还积极开展员工的环保培训和教育,增强员工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形成了全员参与、共同推进绿色发展的良好氛围。
在此基础上,晋南钢铁集团还将通过“光伏+储能+电解水制氢制氧”方式,高效利用绿电,生产绿色氢气和氧气。其中,绿氢供加氢站、高炉使用,氧气供炼钢或高炉使用,持续提升绿色价值。集团还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拟在国外建设绿色钢铁原料基地项目,将以光伏绿电为能源生产的绿色铁块运回国内,实现减碳降碳、绿色发展目标。

优化产品结构 加快绿色转型
“ 双碳”背景下,建筑行业正积极向绿色转型,装配式建筑因资源可回收利用、生态环保、施工周期短、抗震性能好等优势,已成为实现“双碳”战略的主力军和引领建筑行业绿色变革的“领头羊”。
2020年5月,住建部发布《关于推进建筑垃圾减量化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积极推广钢结构装配式住宅,推行工厂化预制、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的建造模式。
晋南钢铁集团依托装备升级和技术创新,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近两年先后投资建设绿色型钢新产线,将主要产品由盘螺、线材等普通建筑钢材,逐步调整为工字钢、角钢、槽钢、H型钢、镀锌角钢、镀锌槽钢等绿色型钢产品,积极开发装配式建筑用钢和光伏支架用钢,让绿色钢铁惠及千家万户。
晋南钢铁集团用绿色型钢建造的太子湖重钢别墅样板房项目,从破土动工到拎包入住,仅仅用了两个月时间。与传统砖混结构建筑相比,太子湖重钢别墅具有建造速度快、安全系数高、保温效果好、绿色又环保、智能程度高等优点。同时,集团利用绿色型钢建设光伏支架智能制造项目,采用全智能一拖三生产线,可实现C型、U型光伏支架智能换型及不间断生产,生产速度快,轧型精准,加工精度误差小,能根据客户需求定制生产不同规格的产品,全方位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
目前,晋南钢铁集团型钢产品获得“钢铁行业EPD平台绿色认证”,获评“中钢协金杯优质产品”,H型钢出口中亚及东南亚市场。未来,集团将致力把晋南钢铁打造成为全球中小型钢品类规格全、配送效率快、交易服务优的绿色型钢示范标杆企业。

应用智能技术 打造数字钢铁
晋南钢铁集团将数字智能技术作为“变道超车”“换道领跑”的关键一招,主动拥抱数字时代,抢滩数字新蓝海,超前思考、超前谋划、超前布局,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晋南钢铁集团与中国联通合作建设山西省首家5G网络全覆盖工业园区, 通过物联网、移动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创新应用,实现“5G+铁水罐智能调度”。该项目投用后,实现了铁水从高炉到转炉的全过程智能化管理和协同控制,提高了铁水运输至转炉的温度,被国家工信部评为“移动物联网优秀案例”。
集团与太重集团合作,通过数字孪生将远程控制、智能化控制、视频AI监控等场景引入现场生产作业中,在国内率先实现“一键炼焦”。该项目投用后,填补了焦化行业空白,在实现焦炉四大车现场无人值守、无人操作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善了作业环境,减少了安全隐患,提升了员工幸福感。
晋南钢铁集团构建的零碳物流运输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自动匹配货源、一键派车、自动结算,提升了物流运输效率,实现环保绩效创A和高质量发展。此外,集团与物泊科技、上海钢软等互联网公司合作,建设了MES(生产制造执行系统)、EMS(能源管控系统)及数字中台驾驶舱等信息化、智能化、AI化系统,推动集团精益管控和数字化转型,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最终实现数字钢铁目标。

发挥资源优势 开创耦合发展新模式
2024年3月22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2023年度山西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晋南钢铁集团“钢铁流程钢化联产协同降碳的集成创新与应用项目”荣获2023年度山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在“双碳”背景下,集团按照国家《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要求,充分发挥自身钢铁、焦化、化工的资源互补优势,固碳减碳、节能降耗,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钢铁流程钢化联产协同降碳的集成创新与应用技术。一是建成了行业首条利用转炉煤气、焦炉煤气等副产煤气制备乙二醇等载碳化工产品的新产线,创新性地提出了采用氧化偶联法生产乙二醇新技术,构建了针对焦炉煤气、转炉煤气特点的梯级深度除杂工艺,形成了利用钢铁副产煤气生产乙二醇高附加值化工产品的利用新途径,实现了“以化固碳”。二是设计并建成了1860立方米高炉大规模喷吹化工富氢气体工业化应用工程,开发了高炉喷氢“物理自保护+工艺自保护智能联锁+紧急自保护切断”的三重智能安全控制技术,实现了长期稳定高效喷吹和“以氢代碳”。三是开发了钢化联产能源介质数字化集成管控技术,实现了钢铁产业蒸汽、氮气等能源介质与化工生产用气的耦合匹配及智能化调度,达到了产业间协同降碳。四是基于钢铁和焦化的协同降碳新工艺,公辅系统共享使用,大幅度减少了空分制氧气和氮气、蒸汽、废水处理等公辅系统的配套建设。
钢化联产、跨界融合,将资源利用发挥到极致,将行业极限创新突破,创造出无限可能。“钢-焦-化-氢+绿电”开创了耦合发展的新模式。下一步,晋南钢铁集团将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方面下更大功夫,不断加大科研创新力度,加快科技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赋能集团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晋南钢铁集团的绿色发展实践不仅为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也为整个钢铁行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在未来的发展中,晋南钢铁集团将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和投入力度,进一步拓展绿色低碳产业链,为实现钢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更大的贡献。